超滤膜,是一种孔径标准一致,额定孔径规模为0.01微米以下的微孔过滤膜。因为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会附于膜外表,而使膜受到污染,然后导致超滤膜透水率的下降以及分离功能的改变。因而超滤膜设备对超滤供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水质调整。
A. 微生物(细菌、藻类)
微生物的存在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损害性是极为严重的。当微生物粘附在超滤膜外表时成长繁衍,可能使微孔完全阻塞,甚至使中空纤维内腔完全阻塞。在水处理工程中一般参加NaClO、O3等氧化剂,浓度一般为1~5mg/L。
此外,紫外杀菌也可运用。在实验室中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进行灭菌处理,能够用双氧水(H2O2)或者高锰酸钾水溶液循环处理30~60min。杀灭微生物处理仅可杀灭微生物,但并不能从水中去除微生物,只是避免了微生物的滋长。
B.混浊度
当水中含有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时,都会使水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浊,该混浊物对透过光线会发生阻止效果,这种光学效应与杂质的多少,大小及形状有关系。衡在不同领域对供水浊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一般生活用水,浊度不该大于5度。
C.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对于0.3~5μm间的微细颗粒和胶体,超滤尽管对这些微粒和胶体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其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损害是极为严重的。特别是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物质分子和离子的聚合体,所以胶体能在水中安稳存在。
向原水中加入絮凝剂可打破胶体粒子的安稳性,使带荷电的胶体粒子中和成电中性而使分散的胶体粒子凝集成大的团块,然后运用过滤或沉降便能够比较容易去除。在絮凝剂参加的同时,可参加助凝剂,如PH调节剂石灰、碳酸钠、氧化剂氯和漂白粉,加固剂水下班及吸附剂聚丙稀酰胺等,进步混凝效果。
D.可溶性有机物
可溶性有机物用絮凝沉降、多介质过滤以及超滤均无法完全去除。现在多采用氧化法或者吸咐法。
(1)氧化法 运用氯或次氯酸钠(NaClO)进行氧化,对除掉可溶性有机物效果比较好,别的臭氧(O3)和高锰酸钾(KMnO4)也是比较好的氧化剂,但本钱略高。
(2)吸附法 运用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能够有用除掉可溶性有机物。但对于难以吸附的醇、酚等仍需采用氧化法处理。
E.供水水质
(1)供水温度的调整
滤膜透水功能的发挥与温度凹凸有直接的关系,当供水温度较低时(如<5℃),可采用某种升温办法,使其在较高温度下运行,以进步工作效率。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膜功能的改变,可采用冷却办法,下降供水温度。
(2)供水PH值的调整
用不同资料制成的超滤膜对PH值的习惯规模不同,例如醋酸纤维素合适pH=4~6,PAN和PVDF等膜,可在pH=2~12的规模内运用,如果进水超越运用规模,需求加以调整,现在常用的pH调节剂主要有酸(HCl 和H2SO4)等和碱(NaOH等)。
以上文章来自超滤膜设备,如有雷同请通知修正,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 中小型医药污水处理设备配件的作用
下一篇: 中水回用的处理工艺